眼下,时令果蔬大量上市,为方便农民自产自销及市民购买,中心城区新增了343个季节性惠民摊点,城市的“烟火气”更加浓郁。
每年5月底至10月中旬,是我市季节性惠农便民摊点活跃的时节,各色时令瓜果蔬菜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为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中心城区又新增了343个季节性惠民摊点,至此,中心城区共设置115处1887个季节性惠民摊点。其中,环翠区55处1091个、高新区27处381个、经开区24处318个、临港区9处97个。
近期,市民王大姨来电咨询:“我们在村里有种植樱桃,想要拿到惠民摊点摆摊,有什么要求?” “6012349”热线确认后答复居民:“惠民摊点只限农民摆摊贩卖应季的瓜果蔬菜,不允许贩卖批发类物品;如需在惠民摊点摆摊需要有村委开具的自产自销证明,才可在惠民摊点摆摊。”
季节性惠民摊点虽然方便,但设置起来却有诸多讲究。“在设置季节性惠民摊点时,不能占用绿地、盲道、消防通道,也不能影响交通秩序,造成噪声、废水污染等扰民行为。”工作人员表示,季节性惠民摊点的经营时间为6时至22时,所有摊点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在规定区域规范经营,自觉维护管理秩序。摊点经营结束后,要做到摊走地净,不得在经营场所堆放杂物,影响摊点周围卫生及消防安全。规范设置、管理季节性惠民摊点,是维护良好城市秩序的迫切需求,也是便民、利民的措施,更是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组成部分。
各区市将根据城市管理需要,对季节性惠民摊点进行动态调整,并加大对摊点群的管理和执法力度,对首次违反管理规定的经营者予以批评教育和纠正,再次违反规定和不服从管理的依法予以处罚,三次取消其经营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