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又到了蚊子肆虐的季节。在夏天,几乎所有人都会或多或少地被蚊子叮咬过,准确地说,是被蚊子“刺”到过。蚊子叮咬是用6枝针状的构造刺进入人的皮肤,该构造类似于抽血时使用的针管,同时释放出含有扩血管和防凝血的唾液来防止血液凝结,保障它能够大快朵颐。但这些唾液中含有病毒,在被叮咬后,皮肤上会留下一个红红痒痒的包。
蚊虫叮咬并非仅引起皮肤红肿瘙痒那么简单,因为他还可能引发一些感染病。较轻的患者会出现瘙痒和皮疹,严重的可能会感染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传染病。若是蚊虫叮咬后,出现腹泻、发烧、全身过敏等较严重反应,必须引起重视,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如何驱蚊安全、有效?防蚊驱蚊,该选哪种?还有哪些驱蚊产品要避坑?收好这篇驱蚊科普!
一、从源头清除蚊虫藏身地
蚊子生活周期有4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其中3个阶段的生长,水是必不可缺的。
家庭中有积水的地方就是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如暖气片、水缸、地漏、厨房、窗帘、阳台、绿色盆景等处,正是蚊虫的聚集地。因此要着重清洁这些地方,保持其干净、干燥,可以有效避免蚊虫滋生,后期甚至可以不需要使用灭蚊药了。
二、物理驱蚊安全环保
1.电蚊拍
电蚊拍是一种小家电产品,电子高压灭蚊手拍以其实用、方便、灭蚊(苍蝇或飞蛾等)效果好、无化学污染、安全卫生等优点,普遍受到人们的欢迎,已逐步成为夏日灭虫不可缺少的工具。
2.蚊帐
使用蚊帐可以避蚊防风,还可吸附空气中飘落的尘埃。具有环保,透气,多循环使用的好处。家里有宝宝,最适宜的驱蚊方式就是挂蚊帐。
3.纱窗、纱门
在蚊虫肆虐前,大家可以在家中安装密闭性好的纱门纱窗,并做到养成随手关纱门、合纱窗的好习惯,防止蚊虫进入室内。
三、化学驱蚊注意看成分
1.盘式蚊香
传统的盘式蚊香虽然价格便宜、驱蚊效果可以,但气味比较重,危害很大,家中有小孩、孕妇的,严禁使用。
2.电热蚊香液(片)
主要工作原理是将拟除虫菊酯等成分加入液体中,通过加热释放,相对盘香来说安全性稍好一些。但长期在密闭房间内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3.驱蚊液(喷雾)
这类产品当中经常含有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中文名:羟乙基哌啶羧酸异丁酯)、驱蚊酯(IR3535)、柠檬桉四种成分。这几种成分均经过了美国环境保护署审核认证,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驱蚊成分。FDA警示柠檬桉不能用于3岁以下的儿童,因其会引起眼睛疼痛。而派卡瑞丁更适用于儿童。
四、高科技驱蚊,更多是交智商税
1.超声波驱蚊器
这些产品大多通过模拟雄蚊翅膀抖动的声波,或者蚊子天敌蜻蜓、蝙蝠的声音来驱逐吸血的雌蚊。但是,其产生的噪音成为购买者的一大困扰。有关专家指出,噪音过大的驱蚊产品,容易让人产生烦躁情绪,造成生理不适,尤其是承受能力较弱的婴幼儿和情绪不稳定的孕妇应慎重使用。
2.光触媒灭蚊器
商家称,LED灯发出的紫外光与光触媒反应后,可以模拟人体的二氧化碳气息,把蚊子吸引过来,再靠风扇气流把其吸进捕捉器里,直至蚊子风干而死。然而许多顾客使用后表示,“灯光把蚊子引来,风扇却吸不进去,蚊子全在周围爬”;“只要电源一拔,抓到的蚊子就都跑了,一直开着又太费电”。
3.驱蚊手环、驱蚊贴
网上销售的驱蚊手环、驱蚊贴纸,宣称采用纳米技术萃取植物精油,靠挥发的香气达到驱蚊效果。但是它们的覆盖范围都太小了,最多也就只能保护周围皮肤免受叮咬。在驱蚊这件事上,“天然”不代表“安全有效”。不建议使用含有香茅油、柠檬草油、香柏油、香叶醇、迷迭香油、肉桂油等成分的驱蚊产品,其一是因为这些天然植物油易挥发,驱蚊效果只有一两个小时。其二是因为这些产品通常没有登记在案,即没有经过安全与有效性评估,潜在危害不明。
五、民间驱蚊法管用吗?事实啪啪打脸!
民间的驱蚊偏方有不少,诸如植物驱蚊、维生素B1驱蚊、生姜、大蒜、洋葱驱蚊等。
所谓驱蚊植物的驱蚊作用非常有限。有科研人员检测了香叶天竺葵、艾蒿、薄荷等驱蚊植物的效果,发现实验区域内的蚊虫除了不会落在驱蚊植物上之外,在实验空间里还是可以自由飞行,基本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维生素B1可驱蚊”这个说法流传已久。但是,有研究表明,维生素B1不会对蚊子落在皮肤表面的次数有什么影响。而且“是药三分毒”,虽然维生素B1外敷几乎没有副作用,一般也很少有其使用过量危害的报道,但也不建议给孩子使用。
有说法称,被蚊子咬了抹大蒜汁不但能止痒,还有助杀菌。被蚊子叮后感到痒,主要是因为免疫系统面对侵入人体的异种蛋白释放出大量组胺,来执行防御任务。皮肤痒痛和大包都是过敏反应的表现。大蒜中没有能阻止组胺释放的成分,其中的大蒜素会产生辛辣刺激感,能转移对瘙痒的注意,但并不是真正止痒。
以上便是“12349”热线为广大群众朋友总结的驱蚊经验常识,夏天已至,蚊子大军已经到达“战场”,这些驱蚊防蚊好方法赶紧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