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您好!告别了冬季的严寒,即将迎来温暖的春天。随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各种传染病也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学生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目前,我省流感流行强度虽有所减弱但仍将持续, 麻疹、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开始高发,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即将进入流行期,结核病等其他重点传染病对我们健康的威胁也不容忽视。希望您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守护孩子平安健康。
常见的春季传染病
1流感: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伴咳嗽、咽痛、乏力、全身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流感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经呼吸道传播和密切接触均可传播和感染。
2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发病较多,麻疹感染者是唯一的传来源,经呼吸道和密切接触可感染发病,早期表现类似上呼道感染,如打喷嚏、咳嗽,可伴有眼结膜炎等,随后皮肤开始出现密密麻麻的红色斑丘疹,不痒。
3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4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节多见。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或接触传播,水痘发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内发疹。首先发疹于躯干,逐渐延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初起为红色小丘疹,数小时后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绕以红晕。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脑膜或脑脊髓膜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在冬春季节发病。病人和健康带菌者为传染源,通过咳嗷、打喷嚏经飞沫空气传播。
6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患儿和隐性感染者均可为传染源,咽部和粪便均有大量病毒,经呼吸道和密切按触均可传播感染,儿童患病以发热、手掌心、脚掌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粘膜疱疹和/或溃疡为主要特征。
7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
8病毒性胃肠炎:
病毒性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等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或稀便),发热或全身不适等,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休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其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污染的食物、水或者环境也可能引起感染。
9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患者咳嗽、咯痰、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导致感染。
预防传染病小妙招: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的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多增加户外活动,以锻炼孩子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提高孩子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增强体质减少患病。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多是因为抵抗力弱,耐寒能力差造成的。因此建议家长从春天起用冷水为孩子洗脸,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3、注意孩子的衣着,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以脊背无汗为适度。很多家长把孩子包裹得很严密,误以为这样就不会得病。其实孩子活动量大、容易出汗,衣服就穿得太多了,孩子不能动,一活动就汗水淋淋,风一吹就易感冒。所以及时增减衣服十分必要,一味地“捂”并不可取。平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让孩子稍微感觉有点冷是比较合适的做法。
4、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多给孩子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5、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如打喷嚏、咳嗽等。必须去人多的地方,必要时可以戴口罩。
6、孩子的被褥、衣物、手帕经常拿到阳光下暴晒,消除病原菌的传播。
7、尽量不接触患者,如接触患者,应戴口罩,接触后要立即洗手。
8、儿童应按照有关要求和原则,及时接种疫苗,进-步增强抗病能力,减少患病机会。
希望您能时刻关注家人的身体状况,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现象请及时就医。衷心祝愿每一个家庭能够健康喜乐!